融合动力
智能地理分析/时空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计算方法专家-桂志鹏

桂志鹏

武汉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博士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地理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硕导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2016曾获荣誉当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 “珞珈青年学者”称号
2019荣誉当选:IJDE、GSIS等刊物最佳审稿人
主要从事时空数据挖掘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访学期间参与NASA、NSF、USGS、GEOSS、Microsoft的多项国外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青基1项、面上1项,以项目骨干身份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
与华为等保持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成果在天地图、中国GEOSS,社区、公安、司法及车联网行业得以应用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参编专著6部,中英文教材3部
发明专利18项
办公室电话 : 027- 6877 7167
移动电话 : 138 8609 0319
E-mail:zhipeng.gui@whu.edu.cn
团队GitHub网站:https://github.com/ZPGuiGroupWhu
珞珈时空计算团队微信公众号:Luojia-STC
珞珈时空计算团队网站:http://www.luojia-spatial.com/index.html

主要从事社会地理计算及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特别是智能地理分析、时空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计算方法、系统架构及领域应用:

地理人工智能与时空可视化分析
众源GIS/实时GIS/分布式GIS
空间信息云计算与高性能地理计算
地理信息网络服务质量的建模、监测、评估与优化
分布式地理信息处理 (DGIP)/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科学工作流
2011.7 -- 2013.11,美国乔治梅森大学,NSF时空计算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助理教授
2011.2 -- 2011.6,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水/能源科学智能空间信息计算中心,研究助理
2018.1 -- 2018.3,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荣誉副研究员
2016.8 -- 2022.7,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 第五技术委员会,第四工作组WG V/4联合主席
2016.7 -- 至今,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终身会员
2017.9 -- 2026.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工委会,秘书长
2021.1 -- 2024.12,ACM中国SIGSPATIAL分会,执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社会遥感地理计算专委会,理事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Journal of Social Computing》、《测绘学报》、《时空信息学报》编委/青年编委/主题编委
2020.9 -- 2022.8,中科院国际期刊Big Earth Data编委会,主题编委
2021.1 -- 2023.12,亚洲地理协会青年地理学者工作组(AGA-YGWG)会员
2021.9 -- 2022.4,ACM SIGSPATIAL China第三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学术年会 (SpatialDI 2022)本地组织委员会主席;
第六届ISPRS网络制图、地图处理与服务国际研讨会 (WebMGS 2022)科学委员会委员
2021.9 -- 2021.11,ACM SIGSPATIAL 2021 Local Forum (ACM SIGSPATIAL 2021期间)论坛组织委员
2017.9,第五届ISPRS网络制图、地理处理与服务国际研讨会(WebMGS 2017)本地组委会主席
2020.3,ACM SIGSpatial China第一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国际学术会议(SpatialDI 2020)宣传主席
2019.7,第十届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科学论坛 (SIHSS 2019)秘书处成员
2017.9,第三届空间数据挖掘与地理知识服务国际研讨会(ICSDM 2017)组委会委员
2018.6,第九届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学国际论坛 (SIHSS 2018)分会场主持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基于电信数据的轨迹语义挖掘技术合作项目. TC20221012042. 2022/11/15至2023/11/14.
其他研究项目. 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商圈识别及业态感知. ZZJJ202201. 2022/03/01至2023/02/28.
国家科技部. 国家级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框架与原型系统研发. 2021YFE0117000. 2022/01/01至2024/1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陆表智慧化定量遥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42090010. 2021/01/01至2025/1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综合文本语义与视觉特征的地图多模检索与精化-以WMS为例. 41971349. 2020/01/01至2023/12/31.
国家科技部. “社区风险监测与防范关键技术研究”第六课题“社区风险精准防范云平台及示范应用". 2018YFC0809800. 2018/12/07至2021/06/30.
国家科技部. “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第四课题“位置感知的信息融合协同计算与服务". 2017YFB0503700. 2017/07/01至2021/06/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非均衡时空访问模式的网络地图服务计算资源弹性分配方法. 41501434. 2016/01/01至2018/12/31.
其他课题. 文本和图像内容结合的地图资源多模综合检索方法研究. 2019/01/01至2020/12/31.
其他课题. 海量POI高性能空间点模式可视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2018/01/01至2019/12/31.
其他课题. 面向用户并发时空不均型空间应用的的云计算能力供求匹配方法. 2014/03/01至2016/02/29.
其他课题. GeoSquare: Collaborative Geoprocessing on Windows Azure. 2014/01/01至2014/12/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支持质量约束的地理信息资源在线搜索关键技术研究. 41371372. 2014/01/01至2017/12/31.

多模态地理信息资源检索与发现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综合文本语义与视觉特征的地图多模检索与精化-以WMS为例

1)地理语义驱动的元数据文本领域主题建模;领域主题建模属于多级多类标签弱文本分类问题。
2)基于图像特征的地图视觉属性理解;围绕用户检索需求并基于多层图像特征,识别关键地图视觉属性,实现部分地图语义的浅层理解。
3)文本域图像内容特征综合表征的多模检索;融合文本与图像,研究地图多模高维特征的综合表征、高效索引与相似性度量方法,建立基于多模特征的地图检索机制。
4)基于用户意图的检索结果精化机制;引入迭代式用户相关反馈机制,研究检索意图的识别方法、表达模型及意图驱动的检索结果精化机制。

多元空间“人-事-物”风险监测与预警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社区风险监测与防范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中大型代表性社区的风险防范问题,构建面向社区风险防范的云平台领域分析模型、支撑软件及计算基础架构;
实现社区多源异构数据接入、处理、应用和共享的数据总线;
集成社区设备设施实时监控管理、重点/特殊人群行为规律挖掘与监测预警、社区风险防范的网格化协同管理等服务组件,建立跨目标、跨场景、跨时空的社区风险智能感知与综合防范云服务“一张图”体系;
为创新社区风险防范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提升社区治安防范与设施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技术标准、评价方法及业务管理规范。

高性能时空可视化分析的算法与框架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与位置服务网技术,等。

研究时空统计分析算法的并行优化方法、系统架构及Web可视化技术,为高效能时空大数据分析提供核心计算能力支撑。基于时空计算特征,从算法模型、调度策略和系统架构三个方面开展全方位优化研究,具体包括:

1) 算法流程改造、简化计算与时空索引技术;
2) 并行计算的优化分区与数据冗余存储策略;
3) 序列化编码压缩技术;
4) 多层次动态缓存、复用与广播技术;
5) Web服务接口设计与大数据优化渲染。优化加速的典型时空统计分析算法有Ripley's K函数(空间、时空、交叉、局部等)、DBSCAN算法、多尺度网格聚类、重心轨迹与标准差椭圆等。

基于个体轨迹及行车视频数据的人物画像及位置服务

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车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出行轨迹数据、行车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从个体出行轨迹中获取时空信息、轨迹点状态,并通过和位置语义相结合,推断出个体的出行信息,从而构建其活动链、识别人物身份,并将挖掘得到的知识和模式应用于个性化推荐、交通导航、城市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中。

另一方面,可以融合轨迹数据和行车数据,分析用户的驾驶行为。综合用户基础信息、行为偏好、驾驶技术和信用历史等维度描述用户画像,并将其应用于UBI定价、交通管理等领域。

地学数据-信息-知识的服务体系与在线协作网络平台研发

依托微软亚洲研究院- GeoSquare: Collaborative Geoprocessing on Windows Azur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及协同的理论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陆表智慧化定量遥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研究从地学数据-信息-知识的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技术,设计并领导开发了在线式地理信息服务协同处理网络平台GeoSquare,该项目旨在推动和深化地理信息的共享、互操作和公众应用能力,得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Windows Azure团队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天地图World Map的支持。其在线系统目前运行天地图科学探索频道,并于2016年获得ISPRS CATCON 7计算机软件大赛三等奖。

中国土地学会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 自然资源多规则跨域协同、业务四化管理及异步联审关键技术与应用. 狄春、刘学伟、桂志鹏、陈波、宋英赫、范凯、迟有忠、代艳坤、杨曦、李论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面向泛在时空大数据的实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吴华意、向隆刚、关雪峰、程方、桂志鹏、李锐、王国良、王琳、吴杰、杨健、尹心亮、贺楷锴、池晶、邢巍然、吴晨昊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 重点人员可穿戴设备多源协同定位于移动模式挖掘关键技术与应用. 郭迟、张全、桂志鹏、郭文飞、罗亚荣、左文炜、旷俭、刘宇航、周宗锟、章志勇、姚捷、刘阳、齐书峰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全球位置信息叠加协议和位置服务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乐鹏、龚健雅、李霖、唐卫明、姜良存、张千里、肖计划、陈玉敏、陈泽强、陈静、刘玉亭、吕洁印、杨曦、邹利平、上官博屹、张沛、赵永军、罗琳、桂志鹏、张传明、周受钦、张明达、张晨晓、胡磊、周志勇、曾元武、高凡、王明、于大宇、房哲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多源时空融合下的市场主体综合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袁超,刘洪波,刘成勇,桂志鹏,张旭,余静,程宇翔,许冰,王炜,陈晓龙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金奖. 融合北斗和AI的智能导航软硬件实验教学系统. 郭迟、崔竞松、郭文飞、杜博、宋伟伟、代永红、桂志鹏、章迪、邓辰龙、刘裕诗、左文炜、汪志明
第七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比赛CATCON. GeoSquare: a collaborative onlin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geoprocessing platform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Huayi Wu, Zhipeng Gui, Lan You, Kai Hu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实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重大工程应用. 吴华意, 龚健雅, 向隆刚, 刘奕夫, 关雪峰, 刘刚, 李小龙, 黄金森, 吴杰, 成波, 桂志鹏, 王琳, 李锐, 李真强, 杨泽龙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质量驱动的地理信息服务链建模、评估和优化. 桂志鹏
桂志鹏,刘宇航,吴华意. 一种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司机画像构建方法. ZL202211417112.8.
桂志鹏,黄子晨,彭德华. 一种基于局部方向中心性聚类的数据分布式聚类方法及装置
桂志鹏,胡晓辉,刘欣婕. 一种语义标签约束的地理信息检索意图形式化表达方法
彭德华,桂志鹏,吴华意. 单细胞RNA序列数据集的降维处理方法
桂志鹏,彭德华,吴华意. 图聚类方法
桂志鹏,胡晓辉,凌志鹏,姜屿涵,吴华意. 一种顾及语义的地理信息资源检索意图识别方法. ZL202210280298.0
桂志鹏,孙云增,薛洁,吴华意. 一种顾及出行时空语义及驾驶状态的车辆轨迹目的地预测方法. 202110434589.6
彭德华,桂志鹏,吴华意. 一种基于局部方向中心性度量的聚类方法. 202010032456.1
桂志鹏,梅宇翱,吴京航,刘正廉. 一种顾及格网单元属性分级的跨尺度统计指标空间化方法. 201910854444.4
桂志鹏,张敏,彭德华,吴华意. 一种地理信息服务元数据文本多层级多标签分类方法. ZL201910942287.2
桂志鹏,王源,吴华意,彭德华,吴京航,崔邹森. 一种分布式环境下基于Ripley’s K函数的时空POI数据点模式分析方法. ZL201910912399.3
桂志鹏,隆玺,彭德华,吴华意. 一种基于网格的企业POI位置点快速空间多尺度聚类方法. ZL201810307824.1




不到底限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