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润之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后
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及其他科技奖励5项
累计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
授权发明专利3项
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
E-mail:runzhi_li@126.com
工业气体粉尘爆炸防治
煤矿安全
氢能安全利用
安全应急管理
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评审专家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通风安全与健康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
山东省应急管理协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4240,2025/01-2028/12,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23YFC3010604-2,2023/11-2026/10,主持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2ME085,2023/01-2025/12,主持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0jcyj-msxmX0618,2020/07-2023/06,主持
北理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JJ21-13M,2021/01-2022/1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4285,2016/01-2018/12,主持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4jcyjA90001,2014/07-2017/06,主持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1940,2013/08-2016/08,主持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七,2018YFC0807905,2018.7-2021.6,参与,排第2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4226,2022/01-2025/12,参与,排第2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4235,2014/01-2017/12,参与,排第3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4238,2013/01-2016/12,参与,排第3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4062,2009/01-2011/12,参与,排第3位
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爆炸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12-18,排第6位
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020-09-29,个人
低浓度含氧瓦斯爆炸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12-20,排第2位
特殊环境条件下瓦斯爆炸特性及抑爆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排第2位
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预防技术研究,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15,排第8位
煤制油化工企业煤粉泄漏检测及预控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9-12-05,排第3位
司荣军,王磊,李润之,薛少谦,樊小涛,黄子超,煤矿井下采场区域瓦斯煤尘爆炸抑爆装置的联动控制方法,2020-11-24,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10904727.5,发明专利
司荣军,李润之,王自亮,王磊,超低温环境下可燃气体爆炸特性实验系统,2015-4-8,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10304348.0,发明专利
胡千庭,司荣军,王自亮,李润之,超低温环境下可燃气体爆炸特性实验研究方法,2015-4-8,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10304500.5,发明专利
李润之,张引合,司荣军,马斌,王磊,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方法,GB/T 16430,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12-28,中国标准
马忠斌,李润之,张引合,肖秋平,司荣军,粉尘云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GB/T 16425,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12-28,中国标准
张引合,马忠斌,司荣军,王渝,李润之,粉尘层电阻率测定方法,GB/T 16427,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12-28,中国标准
张延松,蔡周全,薛少谦,樊小涛,司荣军,李润之,孔令刚,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AQ 1079-200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12-11,安全行业标准